大家好,关于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怎样记简谱数字
1-7表示do-si,在数字上方加个“点”表示是高一个八度的音,加两个“点”表示高两个八度的音,以此类推
在数字下方加个“点”表示是低一个八度的音,加两个“点”表示低两个八度的音,以此类推。
在音符的下方画一条小横线,表示音符减少一半时值,即,所弹奏的声音长度是原音符本身的一般长度。
在音符的右边话一条小横线,表示音符增加一倍的时值,即,所弹奏的声音长度是原音符本身的一般长度。在写简谱开始的时候,左上方写上调号、拍号,调号就是1=(你要写的调)。
例如:1=c表示你写出来的简谱是c调的;拍号的写法是几分之几,例如3/4四三拍,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每小节三拍,四分音符在简谱里就是一个什么都不加的音符(1-7随便一个都是表示一个四分音符)。
每小节三拍,就是在一个小节里,有三个什么都不加的音符,例子:123|345||。
国际象棋口诀秘诀及记谱技巧
国际象棋的口诀秘诀及记谱技巧如下:
1.口诀秘诀
-口诀是快速记忆国际象棋规则和策略的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图像来记忆口诀。
-口诀应该尽量简短,避免冗长和混淆。
-使用口诀时,可以先背熟一个,然后尝试将其与其他口诀组合,以形成更全面的记忆。
2.记谱技巧
-记谱时,可以使用简单的符号和字母来记录棋局。
-可以使用表格或图表来记录棋局,以便更好地理解并分析棋局。
-在记谱时,应该尽量准确记录国际象棋规则和策略,包括棋子移动、兵的升变、攻击和防御等。
-在记录棋局时,可以使用简单的术语和短语来概括国际象棋规则和策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总结起来,口诀秘诀和记谱技巧可以帮助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国际象棋规则和策略,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记简谱小窍门
1.做好短期记忆:在短时间内,把简谱记录起来,要一口气记住,不要中断,可以重复记忆几次,形成长期记忆。
2.多练习:反复练习一首歌,把简谱记住,只有不断地坚持,才能形成牢记。
3.重点记忆:抓住重点,多记几个曲子的关键部分,如拍子,节奏,结尾等,以便熟练演奏。
4.多想象:想象简谱的曲谱,想象每一个符号和乐句,这样可以视觉化记忆,更容易记住。
5.整理比较:比较不同曲谱的特点,把相同的符号和乐句放在一起,容易记忆。
记谱法有几种
常用的记谱法有:
1、简谱
简谱,就是一种简易的记谱法,其实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后经德国人改良,遂成今日之貌。
一般我们日常使用的简谱,是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ti(中国为si),英文由c、d、e、f、g、a、b表示,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2、五线谱
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
五线谱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就是五线谱的雏形。
五线谱传进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五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
五线谱上音符的位置越高,音也越高,反之音符的位置越低,音也越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却无法确定。
因此在五线谱上要确定音的高低,必须用到谱号来标明。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条线上,便使这条线具有了固定的音级名称与高度,同时也确定了其他各线上或间内的音级名称和高度。
3、文字谱
文字谱,即用文字、数字等表示每个音的音高,用其他辅助手段来表示节奏的记谱法,于古代即已出现,亚洲各国包括印度、日本及中国使用不同的文字谱。
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简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4、减字谱
减字谱最早是用文字来记录的,即是文字谱,主要用于古琴弹奏,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
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简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减字谱一般为四部分,上方记录左手指法,下方纪录右手指法,左上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为右手指法,内部为所弹、按弦。除此之外,减字谱还有注释,一般用来标示音的细微变化。
5、图像谱
利用图像、记号以及文字记谱的方法。比较原始的有动机谱,它不表示具体的一个一个音,而是表示构成音乐的基本旋律型或动机,例如中世纪的亚美尼亚圣咏、犹太教的圣咏等。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一些现代派作曲家不满足于通用的五线谱,往往自行发明或创造一些新的记谱法,有的是在五线谱基础上加上奏法谱或新标记,再用文字说明;有的利用图像来记谱,如具体音乐、偶然音乐及电子音乐,均使用图像谱。
6、奏法谱
用文字、数字或其他记号表示乐器演奏方法,不表示具体发出的音高。
16世纪前后欧洲的古弹拨乐器如琉特、西滕、比韦拉的演奏者常用这种记谱法,具体记谱法因乐器的构造及演奏方法的不同而异。五线谱通用以后,少数乐器仍在五线谱上方另附加奏法谱以便于演奏,如吉他、班卓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按钮式手风琴,还曾使用十线谱的奏法谱。
其余还有众多不同的记谱法,如音位谱、奏法谱、方格谱、工尺谱、燕乐半字谱、弦索谱、管色谱、俗字谱、律吕字谱、方格谱、雅乐谱、曲线谱、央移谱、查巴谱、锣鼓经等等等等。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